新闻资讯

二十余年的行业深耕,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钢材解决方案

70万公里地下管网改造,开启钢材行业新机遇

时间:2025-10-29点击次数:0

城市地下的管网系统,是维系现代都市运转的“生命线”,如今正迎来一场规模空前的系统性升级。这场升级不仅关乎城市安全与民生保障,更将为钢材行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。 “十五五”时期我国计划建设改造地下管网约超70万公里,新增投资约会突破5万亿元。这笔投资既能增强城市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,还能拉动内需、稳定就业。而钢材作为管网建设的核心原材料,与这一工程深度绑定——这5万亿投资背后,究竟藏着多少钢材需求?又会如何推动行业转型? 

image.png

一、城市“地下生命线”,为何必须升级? 

地下管网承担着给水、排水、燃气、热力、电力、通信等关键功能,但其长期面临的困境,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 

image.png

二、钢管:管网建设的“核心骨架” 

在地下管网里,钢管是无可替代的“结构骨架”。它凭借高强度、耐高压、耐腐蚀的特性,成了燃气输送、集中供热、高压供水等关键场景的首选材料。 不同类型的钢管,适配的场景也不同:

单看工程需求就能感受到规模:杭州地铁四期一个给水管道迁改项目,就需要采购DN108*6到DN426*10规格的无缝钢管,总重量近400吨;还有不少招标项目显示,管网建设还需要不锈钢焊管、角钢、槽钢等,产品需求非常多样。 

image.png

三、5万亿投资,能带动多少钢材需求? 

“十五五”70万公里的管网改造,是拉动钢材行业的“强引擎”。5万亿的总投资规模,比过去几个五年规划都有显著提升,对应的钢材需求也相当可观。 

从数据来看:行业测算显示,每公里输送管道平均耗钢约200吨,70万公里下来,总需求能达到1.4亿吨,平均每年2800万吨。这对市场的影响很直接——据预测,2025年国内焊管表观需求约5702万吨(同比增3.2%),无缝管约2485万吨(同比增4.0%),两类产品合计8187万吨,管网改造的新增需求会占相当大的比例。 再看投资方向,呈现“三驾马车”格局: 

image.png

四、管网改造,不只是“多卖钢”这么简单 

这次管网改造,和以往有个关键区别:政策从“哪里坏了补哪里”的“补短板”,转向了“管到底、管长久”的“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”;发展逻辑也从“多建新项目”的“增量扩张”,变成了“把旧管网改好”的“提质增效”。这种转变,正在倒逼钢材行业升级。 

image.png

五、钢材行业怎么抓机遇?

四个方向很关键面对这场历史性机遇,钢材企业不能再走“靠量取胜”的老路,得从产品、技术、模式上全面升级。 

1.产品要“高端化”:加大耐蚀钢、高强度钢等特种钢材的研发,比如给燃气管道做耐硫化氢钢,给给排水管道做耐候钢,满足更高的质量标准; 

2.发展要“绿色化”:2025年钢铁行业已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企业得加快短流程炼钢、余热回收等低碳技术的应用,降低产品碳足迹; 

3.技术要“智能化”:可以借鉴雄安新区的经验,把智能监测功能融入钢材,比如开发带内置传感器的复合钢管,助力智慧管网建设; 

4.产业链要“协同化”:和下游的管网设计、施工企业深度合作,从材料选型到安装指导,提供全流程服务;同时拓展钢结构在住宅、桥梁等领域的应用,进一步释放需求。 

政策层面也有支持——近期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,从“提质”和“增量”两方面给出了方向,企业可以借政策红利加快转型。 未来,高质量的钢材会撑起更安全的城市地下管网,而管网改造也会推动钢材行业实现结构优化。这场“基建升级”与“产业转型”的双向赋能,才刚刚开始。

146389604699317225908007837_2n2p2z.webp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