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10-25点击次数:0

本周钢市呈现企稳迹象,持续阴跌的钢价终于放缓脚步,部分品种小幅探涨。随着重要会议落幕释放积极信号,市场心态转为谨慎乐观。五大钢材品种总库存持续下降,显示需求韧性犹存。当前钢厂利润空间有限,大幅降价的意愿较低。随着中美磋商推进及"反内卷"政策深化,市场预期改善,下周钢价能否延续涨势?
本周钢价

价格方面,本周钢价呈现“先稳后涨”的走势。周初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现货价格涨跌互现;随着盘面震荡走高,后半周部分城市现货价格小幅跟涨。唐山迁安普方坯出厂价本周累计上涨30元/吨,至2950元/吨。
供需方面,节后需求逐步恢复,五大钢材品种表观消费量环比明显上升。供应端则持续收缩,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856.95万吨,环比减少6.36万吨。这种“供减需增”的格局为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行业情绪方面,10月份钢铁流通PMI指数为47.9%,较上月下降2.5个百分点,再次跌落至收缩区间。这表明市场信心仍显不足,但政策利好的预期正在逐步形成。
原因是什么

当前钢市正处于“政策预期”与“弱现实”的激烈博弈中,多空因素交织使得价格走势趋于复杂。
✅利空因素(压制钢价)
1. 需求端复苏缓慢,建筑钢材承压明显: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,投资与新开工面积下滑,直接拖累螺纹钢、线材等建筑钢材需求。尽管制造业展现一定韧性,但整体用钢行业仍面临订单不足的压力。
2. 供应压力依然存在,供需弱平衡格局未扭转:虽然部分钢厂因利润微薄而减产,但粗钢绝对产量仍处相对高位,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。
3.成本支撑力度有所减弱:铁矿石到港量回升,港口库存累积,而钢厂按需补库,矿价承压运行。焦炭虽尝试提涨,但受到钢厂因利润薄弱的强烈抵制,钢焦博弈加剧,原料端对钢价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。
✅ 利多因素(支撑钢价)
1. 政策端释放多重积极信号,改善中长期预期: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举行,致力于解决彼此关切,有助于改善钢材出口环境。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明确产能产量精准调控,为市场提供稳定的中长期政策预期。
2. 重大基建规划提供潜在需求增量:“十五五”规划明确提出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,预计将带来可观的钢材需求,对建筑钢材形成直接利好。
3. 库存处于低位,供给收缩提供支撑:当前钢材社会库存处于近年来同期较低水平,低库存格局下,价格弹性会有所放大。同时,粗钢产量调控政策若严格落实,有助于缓解市场供应压力。
下周钢价

综合多重因素分析,预计下周钢材价格将呈现震荡偏强运行态势,整体上涨幅度预计在10-30元/吨。市场将逐步从“供需双弱”向“供减需稳”方向转变。
供应端收缩趋势预计延续。由于行业亏损面仍近40%,钢厂增产动力不足。随着产量调控政策的细化落实,部分落后产能将加速退出,有助于缓解市场供应压力。
需求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。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有望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,提振市场信心。随着“十五五”规划项目逐步启动,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修复。此外,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,汽车、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板材的需求将保持稳定。
品种分化态势将更加明显。工业板材(如热轧板卷)因制造业需求韧性较强,价格表现预计相对抗跌,部分区域甚至存在反弹空间。而建筑钢材(如螺纹钢)仍将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,价格上涨空间有限。
市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信号:
一是中美经贸磋商的具体成果以及后续政策落实的节奏和力度;
二是钢厂实际减产执行情况以及原料成本的变化;
三是天气转凉后,南方地区是否存在赶工需求带来的阶段性放量。
总体来看,虽然需求疲软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,但在政策利好释放、成本支撑仍存、供应持续收缩的背景下,钢价底部支撑逐步巩固,下周呈现震荡偏强走势的概率较大。
采购策略

针对不同需求的采购方,我们给出以下建议:
对于钢贸商,可适量增加库存比例,但不宜过度投机。重点关注低库存品种,如部分规格的螺纹钢和热卷,这些品种价格弹性较大。
对于终端用钢企业,建议按生产需要正常采购,避免过度观望。可抓住价格回调时机分批建仓,锁定成本。
品种选择上,建筑钢材(如螺纹钢)受益于库存持续下降,短期反弹动力较强;工业板材(如热卷)因制造业需求稳定,价格波动相对较小,更适合稳健采购
风险控制方面,需密切关注钢厂复产情况和政策落地进度。
尽管对下周走势持乐观态度,但市场复苏不会一蹴而就,预计价格将以震荡上行为主。下周市场将迎来政策与供需的博弈,但依然坚信政策利好将占据上风,推动钢价小幅上行。各位老板对下周钢价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操作策略!(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建议,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)
